认真了解市场需求、高度重视专利注册工作,是企业“创新力”转化为“竞争力”的前提和基础,而建立完善的“专利战略”,则是企业将“创新力”到“竞争力”转化的核心。
所谓“专利战略”,有专家指出,其本质就是企业要从发展的角度,高瞻远瞩地对专利的申请、使用等进行详细的规划,使得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的发展。
以前文提到过的世界著名跨国综合信息巨擘的精工爱普生集团为例,该公司就制定了非常完善的专利战略:
第一, 要在公司经营范畴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内大量申请专利;
第二, 申请的专利一定要有效地进行利用;
第三, 要建立强有力的信息系统以便及时进行查询;
第四,不仅要尊重自己的专利,也要尊重他人的专利。
在这一专利战略的指导下,精工爱普生集团总是尽可能地描绘出3年至5年后公司专利工作应达到的目标,制定出达标的具体实施方案,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,以确保每个年度计划的彻底完成。基于完善的专利战略和高效的执行力,精工爱普生集团将一系列关键创新写成了专利,并成功实现了专利转化和挖掘,例如其在小型石英表领域注册的大量基础性专利,不仅成为今天所有电子表的“基础专利”,而且通过对其他公司进行授权,精工爱普生集团还获得了大量的专利许可费。正是利用这笔资金,精工爱普生集团建立了研发基金,从而使企业的创新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(以此为基础,精工爱普生集团成功发展了打印业务和其他影像业务),并形成了知识产权创造的良性循环,最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,使精工爱普生集团从最初的手表制造商,茁壮成长为今天的跨国IT巨擘。
诚如精工爱普生集团知识产权本部长上柳雅誉先生所言,没有战略思想指导的专利工作,犹如一盘散沙,毫无章法,既浪费企业资源,也难以取得较大成效。相反,在有效的专利战略的指引下,企业可以更快、更好地进行挖掘专利的价值,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“竞争力”。
以了解市场需求为前提,以庞大的专利数量为基础,以全面的专利战略为核心,将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导入“正轨”,使“创新力”可以真正转化为企业的“竞争力”。今天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认识到制定“专利战略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还有不少企业已经着手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“专利战略”并付诸实施……可以想见,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不断深化,领悟知识产权真谛的中国企业必将实现新的腾飞。